close

劉亞秋.jpg 
 
劉亞秋 教授
 學歷:美國田納西大學 經濟學博士(主修財務金融) 

 星期三下午,走進劉亞秋教授研究室,一句簡單問候,開始了我們之間的訪談,談到對同學的期許與鼓勵。

企管系學生的期許-要博,也要精


劉亞秋教授來到中正教學即將邁入十七個年頭,對於企管系的學生,她有著這般的見解。劉亞秋教授說:「同學在學校一定要好好充實自己,學校開了非常多元的課程供同學選修,同學們要好好地利用學校資源,把握在校時光。」她認為學校是一個學習最好的環境,比方說,很多人畢業後到了職場上工作,都會返回學校來「充電」,因為他們會發現所學還是有不足的地方,認為在學校學習還是有必要的。劉亞秋教授希望同學把握在學校的時間,因為學校可以讓同學很專注地學到很多知識,將來離開學校,才不會後悔所學的不足而遺憾。再者,劉亞秋教授提到:「企管系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多元的系,對於管理方面,課程領域有這麼多的方向,同學在課程與課程之間,透過融會貫通,能夠對管理的課程有更深刻的體驗。在學校裡,除了一般基礎課程,同學更需要專精在五管的其中一個領域,我們不僅要博,也要精。」


時間分配的重要-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之下,做最有效的運用

我們提到到企業實習對學生的影響,劉教授認為說,同學應該要明白將來自己需要什麼樣的能力,對於實習工作的性質是否真能有助於自己能力的培養,需要同學審思,且應把時間花在刀口上。例如:將來想要出國工作,就應該努力充實英文實力,若到企業實習所被分派的只是影印文件等〈事實上很多實習工作都是這種性質〉與未來工作所需具備的能力不相關的工作,則實習時間就不如拿來自我學習。再者,劉教授認為參加比賽的訓練,對同學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,考驗自己在壓力之下,能否以最快和最有效率的方式呈現最好的成果,是一個滿好的訓練,而透過teamwork ,彼此截長補短,說不定就找到終身得力的事業夥伴。


不要害怕承擔隨著年齡的增長,需要完成的事越來越多

小時候,父母會在身旁幫你照料其他的事,你所要做的只有專心讀書,但長大後,除了要把自己照顧好,還要回饋社會,所以同學要省思,如何把時間做最有效的配置。比如說,同學在團隊中承擔職務的同時,也有專業的課業要兼顧,忙碌之下,它會讓你體會並強迫思考時間的效率性,思考如何有效地完成事情、支配時間。每個人都是擁有24小時,為什麼別人在同時間裡可以完成很多事,而自己的時間總是捉襟見肘,原因是過去不良習慣的累積,同學要能發現自己的問題並且對習慣做修正,做事要分輕重與管理優先順序。


與世界接軌-努力,是會「 Make a difference 」


劉亞秋教授希望同學,能夠學就要盡量學,年輕人就要不怕苦,「先苦後樂」,認為企管系的同學也可以跨系所選課,比如,只修企管系上的財金課程是不夠的,可以到財金系多修課,都有助於同學更專精。除了基本的專業知識外,同學更應該要加強英文能力,很多國家以英文為母語,例如:新加坡、印度、菲律賓等,與世界接軌的能力相對比我們強,很容易被世界接納,將來,我們的競爭力會在哪裡 ?!! 同學需要積極地充實自己的能力,努力,終究是會「 Make A Difference 」 !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cumba2010 的頭像
    ccumba2010

        2009中正企研招說會

    ccumba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