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者簡介
姓名:蘇俊源 學長
學歷:中正企管 MBA90 級
現職: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襄理
去年對我及我們同班同學來說是很特別的一年,對中正來說也是很有意義的一年,為什麼呢?因為去年是我們同學相識的第十年(1999年入學),更是中正成立的第廿年,想想人生有幾個十年,幾個廿年,竟在去年都被我們給遇上了!!有人常會問說,唸研究所的價值在哪裡?學得更多的知識嗎?取得一個學歷嗎?我想上述答案皆是!只是每個人所追求的不同罷了!但我想每個人都會認同一個答案,那就是認識一輩子的好朋友,相信各位學弟妹們日後也會有同感。
退伍後即進入金融體系工作,迄今五年餘,一直待在法人金融領域,主要工作內容大致都與授信業務相關,今天就趁這個機會與大家聊聊授信,並且如何結合所學,使日常的課業變的不再那麼生硬。
授信業務說穿了就是在評估一家公司的體質是否健全,其本業是否健全,再決定是否要融資給該企業,背後部份的原理和公司評價是相通的,而二者的差異僅在於公司評價在預測該公司未來的EPS,而授信強調的是其未來是否有足夠的金流來支應其還款所需。舉例來說,一家公司未來的前景如何?可從下列幾個構面來觀察:
一、產業地位:
公司的主要產品為何?其位在整個產業供應鏈那個環節?其產品的轉價能力如何?整體產業景氣為何?
二、財報數字:
這部份是上課時老師會談到的部份,但如何去評斷一家公司體質優劣,可透過下列幾個步驟來進行。
1.近三年營收變化情形?產品組合?
2.分析營業成本的組成內容,料、工、費,各佔比重為何?與同業相比較,即
可知道這家廠商成本管控能力為何。
3.本業獲利情形與業外獲利來源為何?基本上,一家公司體質要健全,其獲利
必定是來自本業,若主要獲利來自業外,則恐需思考是否其本業已無競爭
力?
4.其他包括CFO流入情形,A/R、A/P及Cash Cycle變化情形,都會影響一家公
司的金流;另外,隨著34號及36號公報的實行,公司在金融商品的部位是否
適當,及可能面臨的損失為何?
上述僅提供一些初步的看法,設想你是一位財務長/營運長,或是一位外部投資人,你是否有辦法透過上述二個構面,去描述這家公司在過去幾年發生什麼事情?公司面臨那些問題?(包含產業面及財務面),試想,每家公司的財報都在訴說一個故事,至於財報的資訊是否能被充分解讀,那就是功力差異之所在,然近年來在利差縮小至不到2%的情形下,若一家金融機構貸放1億元,一年的利息收入僅200萬元,若發生Default,則金融機構將虧損9,800萬元,那豈不是要49 年才能回本,因此如何充份掌握一家公司的營運狀況,是非常重要的事,且這份能力是需要長年培養的(包含對產業前景及產業特性差異的瞭解)。所以,建議學弟妹們在看財報時,可以去培養說故事的邏輯與分析能力(這份能力在職場上更是重要),並接受其他人的質疑與挑戰,這樣才能確定您是否真的了解一家公司及加速這份能力的養成,而這份能力相信亦有助於你在投資上的判斷。
最後,由於現代人的工作壓力是大的,因此在我們公司有二個字是蠻流行的,在此一併與學弟妹們共同分享『樂活』這二個字,『快樂工作,輕鬆生活』!